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5月9日,央行公布4月信贷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7个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当月净回笼现金976亿元。
初步统计,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33亿元,同比少增225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0亿元,同比多减304亿元。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点评认为,信贷增量环比季节性回落,投放减速体现流动性约束隐忧。企业债和地方债保持增长,M2增速平稳体现近期调控要求。
连平等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方向未变,松紧适度目标或因外部因素有所调整。尽管国常会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给近期货币政策定下了稳健、松紧适度的基调,然而若是外部负面冲击过大,货币政策依然会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不排除加大定向偏松调节力度的可能。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低于3月1.69万亿元的水平,部分投资者认为“信贷低于预期”。但是我们鲜明地认为,4月份的信贷增长是“量质齐升”。首先,年初以来以及近两个月以来的信贷增长显著超过去年同期。其次,4月信贷数据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也在提高。4月M2同比增长8.5%,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2增长的趋势性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货币政策抓住了关键——银行。银行发放信贷是贷款创造存款的过程,贷款增速的恢复亦会带来存款的增长,而存款的增加又可以破解贷款投放中流动性的约束。
民生证券认为,4月份社融数据回落,原因有四:1)新增人民币贷款缩量;2)3月份地方债发行大规模放量后,4月份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国债接棒地方债放量,专项债融资对于社融数据拉升力度下降;3)表外三项由正转负,进一步拖累社融数据;4)企业债券融资亦有所回落。
民生证券建议,5月份依旧为缴税大月,叠加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及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债市“多空交织”特征显现,需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对于外部因素以及税期扰动的对冲。
中信证券认为,4月信贷需求整体偏弱,宽信用效果在二季度季初有所折扣。从后续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央行一来可能执行超预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二来结构性的宽松仍可能是近期货币政策的主旋律,故而央行进一步动作可能支持社融增速。
责编:罗懿企业盈利存在进一步下行风险 从今年1~11月数据来看,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钢铁、建材等行业。1~11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开采行业利润增长3.3倍,钢铁行业增长50.2。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相匹配。
财政数据往往能折射出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备受关注。5月8日,财政部公布了4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总体来看受减税降费影响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下滑,但积极财政政策加码下,财政支出力度较大,支出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