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中国国有银行的美元负债是其发行的美元债券以及储户的美元存款,而其美元资产则是其对客户发放的美元贷款。美元负债大于美元资产,一方面可能表明中国国有银行发行了较多的美元债券或者吸收了较多的美元存款,另一方面则表明企业对于美元贷款的需求并不十分旺盛。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于中国国有银行来说,结果都是手中的美元流动性有些宽裕了。
而结合宏观背景来看,这几个可能导致“美元负债大于美元资产”的因素可能都存在。
第一,中资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发行了大量的美元债券,这些债券的发行一般是为了补充很多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的运营需求,同时也考虑到未来对一些海外重大项目(尤其在“一带一路”项下)的融资支持。
第二,由于过去数年,很多个人都主动换了不少美元,而很多外币又存储在银行的账上,所以导致了美元存款的上升。
第三,由于美联储加息,美元融资成本上升,同时人民币的融资成本下降,很多企业将自身的美元贷款置换成了人民币贷款。
总的来说,这些宏观因素足以解释所谓的“中国国有银行美元净负债”上升的状况,那么这样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呢?从规模来看,对比中国银行3万亿美元的总资产,700亿美元的外币净债务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同时债券发行有期限,投资者一般不能提前赎回,同时债券到期还可以续发,投资者会根据中国银行自身的评级和经营状况来进行分析是否值得购买,按照目前中国银行的评级来看,中国银行有足够强大的融资能力。而在这则英文报道中,所谓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偿还外债的说法则有些门外汉了。
所以,一则中国国有银行美元负债问题的报道,引发了一些关注,大家稍作分析,一笑之余,也不得不感慨专业媒体报道的重要性。而接下来,这篇报道又煞有介事地表明,中国银行表示将通过一些操作来平衡美元资产和负债的不平衡,听上去这也是一件颇有风险的事情。事实上,在货币市场操作中,通过货币掉期来平衡不同币种的资产和负债平衡,是所有的银行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并不神秘,也是化解货币错配风险的最好办法。因此,所谓的“中国国有银行美元负债高企”的担忧,言过其实了。
(作者系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从业绩报告来看,一方面融信中国2018年销售额突破千亿成功跨进千亿房企俱乐部,降负债率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该公司也面临着毛利率、净利润率偏低、成本急速上涨、负债高企的局面。
12月24日上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作《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