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非洲也用上了风云卫星防灾救灾,“一带一路”建“气象桥梁”(3)

2019-04-25 17:16:3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以“中欧班列”为重点,制作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气象预报;陕西气象部门启动“一带一路”天气预报的研制工作和气象服务;海南气象部门依托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提升预报能力,服务铺向整个南海区域,并延伸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中国气象局介绍,截至目前,中国风云卫星正在为47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遥感数据和定量产品,一种更趋定制化的卫星遥感服务模式正逐步形成。

非洲也用上了风云卫星防灾救灾,“一带一路”建“气象桥梁”

风云气象卫星目前已具备云、水汽、植被、气溶胶、雪等数十种定量产品服务能力。今年以来,风云气象卫星对包括东亚、东南亚林火,中东暴雨,澳大利亚高温热浪,北美罕见寒潮,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南美洲飓风在内的全球多种气象灾害开展持续监测。

2018年4月,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FY_ESM)发布。这意味着,一旦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这些国家可第一时间获得风云卫星高频次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为其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这种创新方式,我们着力推进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由过去的均一化向深度定制转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说。

根据2018年1月中国气象局编制出台的《气象“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7~2025年)》,陆上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为重点经贸产业园区提供气象服务,与沿线国家就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共同提供气象保障;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气象保障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大力提升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气象防灾减灾与公共服务的能力,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规划》提出,到2025年,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基本完善,卫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沿线重点区域观测站网基本建成。

中国气象局表示,未来,根据已完成的22个“一带一路”国家深度需求调研,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将进一步研发针对性强的卫星遥感监测产品,提高多源卫星数据获取和融合处理能力,综合应用气象、海洋、陆地和高分卫星数据,完成全球气象灾害快速响应卫星遥感服务平台建设,为“一带一路”国家用户提供综合遥感应用服务。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