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非洲也用上了风云卫星防灾救灾,“一带一路”建“气象桥梁”(2)

2019-04-25 17:16:3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2018年9月,中国气象局举行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上海合作组织用户需求对接会议,对风云气象卫星服务需求和区域气象合作进行研讨;同年10月,气象被上海合作组织成员政府首脑理事会第17次会议列为科研机构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气象局推进与东盟国家气象部门的合作,已召开两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并通过《中国-东盟国家气象合作南宁倡议》。通过合作论坛机制,逐步构建了重点服务南海、覆盖印太地区的区域气象合作体系。

目前,已成立了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为老挝、缅甸等国建设的气象视频演播系统已成为相关国家民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帮助缅甸开展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和高性能计算机建设。

我国自2013年开始对科摩罗等非洲七国实施气象设施项目援建。援建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包括了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系统、探空站、风云气象卫星接收站、气象通信网络、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预警收音机等。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的国际应用是气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体现。2018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中承诺,愿利用风云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介绍,风云卫星目前正为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600多家用户提供资料和产品。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可以为全球国际用户在受台风等极端气象灾害影响时获取到加密卫星观测和定制化的产品,支撑其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同时,国内气象部门也在发挥优势和作用。粤港澳气象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计划将大湾区气象事业打造成“一带一路”气象合作的示范窗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成立中亚气象灾害防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上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技术系列培训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