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进口水果“攻城略地”,本土水果品牌化迫在眉睫(2)

2019-04-25 09:29:5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众多热门水果商品身上。从热门单品来看,2010年,中国进口了2吨牛油果,2018年,中国进口了超过4万吨牛油果。2003年,泰国榴莲获准直接出口中国,京东生鲜数据显示,2017年榴莲销量同比2016年增长了2600%。回顾过去10年,中国新鲜榴莲进口市场价值每年平均增长27.3% ,2018年达到了21亿美元。

另一方面,进口水果开始从一二线城市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随着物流冷链、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也给了进口水果进一步渠道下沉的底气。蒋时杰表示:“佳沛产品已经进入中国20个城市,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拓展到60~80个,甚至150个城市。”

进口水果加速围猎中国市场的同时,本土水果开始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不过,在很多进口水果商眼里,本土水果甚至没有被看作是竞争对手。蒋时杰向第一财经表示:“我不认为本土奇异果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多是别的品牌的进口水果。”

对此,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进口水果产业具有先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个是科研水平上发展较早,比较先进;第二,已经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第三,产业化完善,工业化生产、品牌化运作都远胜于本土水果产业。”

在业内看来,中国水果产业亟需构建自己的品牌。由于一直以来缺乏品牌化运作,消费者对中国水果的认可度很低,特别在消费升级的当下,没有品牌的产品显然很难笼络消费者的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