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一直在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据绝对份额。
那么,2018年银行贷款额度究竟流入了哪些行业、撤出了哪些行业?不同的行业又是如何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不良的重灾区出现在哪儿?
五大行缩小制造业贷款占比
截至到目前,已有包括5大国有行、6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披露了截至2018年的业绩报告。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述19家银行的合计贷款余额(合并报表,下同)较年初增加了9.45%,增速较2017年有所回落,但该回落的现象主要是受贷款规模较大的5大国有行影响,除了国有行以外,包括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余额增速均较2017年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而从具体的贷款结构来看,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两个行业的贷款余额依旧在国有五大行的公司贷款构成中占比最高,基本达到15%以上,然而,这个现状可能在明后两年出现变数。
一个可以看到的趋势是,五大行正在逐年缩小对于制造业贷款的占比,比如建设银行2014年制造业贷款的占比为22.82%,金额达到14462.59亿元,但此后连年下滑,截至2018底,已经收缩至12601.79亿元,占比16.85%。
同样的,工商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占比从2014年的21.58%缩至2018年底的16.66%、中国银行从29.04%缩至23.51%、交通银行从25.10%缩至18.99%,农业银行从26.46%缩至18.22%。
另外,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也是被压缩的对象,交通银行在2014年投向批发零售业的贷款余额为3330.03亿元,2018年仅为2467.06亿元,农业银行更是将批发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压缩了近一半,其在对公贷款中占比从2014年的11.41%下降至2018的5.6%。
国家发改委就此发布2019年投资形势展望报告,初步预计2019年我国投资将呈现企稳态势,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成为主要拉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略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