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以时日,在劳动力短缺的冲击下,风靡日本全境的24小时便利店,有可能成为过去式了。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称,作为日本国内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11正在考虑是否修改24小时营业的原则。原因是,今年2月,位于大阪市的一家门店因劳动力不足擅自缩短营业时间被罚款。当时,由加盟店老板组成的联盟与7-11总部协商,期望缩短营业时间。
人搜不足,显然不是7-11一家独有的问题。此前,包括全家、罗森在内的八大连锁便利店集团集中对各自下属门店的调查显示,61%的加盟店老板抱怨,自己的店内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因此,7-11可能修改营业时间的动向在日本社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日本民众普遍担心,此举可能会引起日本便利店行业营业时间缩短的浪潮。

4月5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召集了包括7-11、全家、罗森在内的日本八大主要连锁便利店集团的负责人,希望能与后者商讨出一份具有可能性的方案,解决劳动力短缺对24小时便利店的冲击。
而在4月1日,日本接受外籍劳动力的新制度,即《出入境管理与难民认定法》正式生效。此举意味着,原先日本政府限定的“高技术人才”才能申请工作居留签证,已转变为单纯从事劳动工作的劳工也能申请在日本居留。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层次原因还是日本少子高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不过,他也指出,鉴于日本社会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放宽过外籍劳动者赴日本的条件,因此,此次制度的改进是否有新意,会不会重蹈覆辙,已成为日本民众的关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