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促进就业帮扶一批。通过指定职业指导人员、量身定制就业援助方案、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介绍服务、落实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等综合措施,实施精准就业帮扶。北京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率由2016年的59.4%提高到73%。
山区搬迁帮扶一批。北京将低收入村、低收入农户作为重点搬迁对象,优先对符合搬迁标准、有搬迁意愿、搬迁条件成熟的低收入村、户实施搬迁。2018年,共对5个低收入村、555户低收入农户实施搬迁。
生态建设帮扶一批。北京对山区生态公益林给予每年每亩70元的补偿金,其中42元补偿到户,山区低收入农户5.4万户、11.4万人直接受益。造林营林等生态就业岗位也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北京市确定2019年底前将实现低收入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各区已基本完成对全区低收入农户的危房摸底和鉴定工作,共评定出CD级危房6448户,所有CD级危房将力争在2019年底前完成改造。
社会力量帮扶一批。北京市政府组织六个中心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低收入农户比较集中的七个远郊区实现结对帮扶,城区30家机关事业单位已结对帮扶32个低收入村。同时,组织市管50家国有企业与54个低收入村实现结对帮扶,共计划开展155个帮扶项目,安排帮扶资金1.09亿元。
目前,北京市已实现234个低收入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初步统计社会力量累计帮扶金额1.6亿元,解决低收入农户就业1979人。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像北京这样土地资源十分缺乏的特大型城市。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北京实行全域规划总量管控,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实现生态用地动态增长。建立各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严格落实拆建比、拆占比。
北京市高质量发展进入播种季,也到了收获季。 2018年,北京市GDP超过3万亿、增长6.6%,人均GDP达2.13万美元、居全国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24万元/人左右、居全国首位
4月12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采访中,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G60联系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
4月1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情况通报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向来沪调研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介绍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应勇表示,全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