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从导演的角度,我还是比较认同与接受这种判断,因为一个作者,没有独立思考,反而不好。就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一样,写个文章要有命题、中心思想等既定模式,我们希望有些突破,至少是自己独立思考的,有个人经验的,可能这些影片慢慢出来了,就被命名为某种独立电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带有一定先锋性的。”
王小帅的视角同样关注个体,无论是《十七岁的单车》中的农村青年郭连贵,还是《扁担姑娘》里不愿出力只想轻松赚钱最后惨遭杀害的高平,当个体和社会之间形成对抗的时候,故事主人公就会承载这一切。这些主人公被称为“边缘人”。
对此,王小帅并不苟同,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边缘人与主流人之分。“随着社会的变迁,曾经所谓的主流人群变成了边缘人群,我们这些没有铁饭碗的人变成了主流人群,而很多工人下岗,从事不同工种。所谓边缘人话题,更多是社会环境催生出来的一种社会结构。”
帮助有才华的年轻导演
无论“边缘人”与“主流人”如何转换,带有鲜明标签的第六代导演整体处于尴尬中,最为戏剧性的就是他们的作品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2005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的《青红》上映,最终票房400万元左右;2007年,王小帅、贾樟柯等四人更是被网友称为“四大赔钱导演”。
“所谓‘墙外开花’,是因为国外很多电影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这些电影节有海纳百川的传统,可以接受一些平常人看起来比较另类、先锋的独立电影,所以我们才有参赛与获奖的机会,反观当时的国内形态,是没有独立电影的土壤,电影院也没有办法上映你的电影,这种环境下,你不去墙外开花,你又怎么办呢?”王小帅也很无奈,电影拍出来,总不能不管不顾。
与惨淡的独立电影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电影每年以30%~35%的速度发展,票房从100亿元飙升到600亿元,商业电影票房步入10亿元时代。
蛋糕大了,是不是可以切一小块生存空间给严肃艺术电影?而艺术电影的生存困境之一,就是没有艺术院线。2017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等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联盟宣布,未来将拿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并且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
这些艺术影厅的设立,对王小帅等独立电影导演来说,当然是好事,毕竟艺术片和商业片长期在一个体系里混合发行,争抢票房是很悲壮的。
目前,王小帅在拍摄之余,也会投拍一些有才华的年轻导演的艺术电影,“我当年拍摄的一些电影,也是受到田壮壮、韩三平等前辈的提携,现在可以给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些资源与帮助,当然我也不是大富豪,一定要小成本,把他们的才华展露出来就行。”
王小帅认为,现在想拍摄严肃艺术电影的年轻人所处的环境,要比自己那时好许多,现在国内电影节多了,很多年轻导演拍摄有想法的艺术电影,国内也有机会看到。“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市场只要得以进一步细化,艺术电影导演会有寻找观众的机会。‘墙内开花墙外香’终于有一天会‘墙内香’的。”
责编:李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原标题:从站队互骂到彩虹屁,夸夸群的前世今生 | 年轻人啊) 文/拜喆喆 “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 没人关注?没人关心?生活又丧又颓?最低花2块钱,你就能享受起码十几句让你心旷神怡的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