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为顺差,储备资产增加,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2018年中国整体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一个长周期看,我国经常账户会保持在一个基本平衡的合理区间,资本项目的流入也会增加。
而随着汇率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持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也在不断显现。
服务贸易逆差上升势头缓解
2018年,我国全年经常账户仍保持在合理顺差区间。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8年,经常项目顺差为491亿美元。从结构来看,货物贸易顺差395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92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14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4亿美元。
“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结构变化,要拉长一个时间段。在过去十年,我国经常账户更加的平衡。”潘功胜表示,从长周期来看,经常账户更加趋平衡是我国国内经济再平衡的结果,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客观反映,是经济转型发展进入的一个必然阶段,同时也是我国居民收入提高、财富增长的一个必然结果。
从结构上来看,海外旅游、留学等增加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服务贸易的逆差,有正向的积极作用,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后,消费升级。”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2018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3.4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6%,其中95%以上是因私出入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服务贸易逆差增加,但服务贸易逆差额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2018年,国际收支口径的服务贸易逆差额较上年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回落了3.8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41亿美元,环比下降21%。
原标题:去年我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 储备资产增1037亿元 本报记者 苏诗钰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7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