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今天举行的“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11期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围绕新著《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分享了他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三次重要转折,其中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辉煌序章,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和“一场输不起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头30年里,中国仿照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由国家计划决定,投资由财政拨款解决,是财政体系而非金融体系担当了分配资源的核心功能,形成了所谓“大财政、小银行”的体制。伴随着各种“放权”、“让利”举措的实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下滑:由1978年的31.1%减少到1980年的25.5%,1985年的22.2%,1990年的15.7%。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122.09亿元增加至1990年的3083.6亿元,12年增加了1.7倍;除个别年份财政收支略有结余外,大部分年份均出现财政赤字,且呈逐年加大之势:1980年为68.9亿元,1990年上升至146.9亿元。
由于财政的资金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迫切要求,银行的作用凸显,逐渐替代了财政的地位。原来由财政负责安排的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1982年比1978年减少了64.5%,1979-1982年间,工商企业增加了700多亿元流动资金,其中有82%是由银行贷款供应的,只有18%是财政拨款增加的。1979年,银行开办了第一笔技改贷款,1981年起,国家实行了“拨改贷”改革;1983年,又改革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制度,把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由原来的财政、银行两家管理,改为由人民银行一家管理。银行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起点,农中建三大国家专业银行相继从计划经济下“大一统”的人民银行和财政体系中破茧而出,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1月,单独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一个“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真正的银行”的组织体系在改革中逐渐形成。此后,国家专业银行迅速成长壮大,十几年间资产和营业网点成百倍增长,充分发挥了聚集、动员社会资金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形成了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动员模式和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成为社会固定资产融资和社会生产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担负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周三,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2.25%-2.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收跌8.34点,跌幅0.29%,报2824.23点
蓝鲸TMT频道3月14日讯,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13日晚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现阶段拼多多会把重心更多放在用户身上,不会被竞争者干扰而去盲目拓展商品品类、过早的进行商业变现或进军金融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