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转型提速。
3月6日,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宣布启动INNOVO平台,通过开放合作模式,与中国本土科研院校、初创公司等合作,共同搭建医药研发新生态,加快创新药物开发。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诺和诺德的INNOVO平台将聚焦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致力于寻找在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慢性肾病等重点疾病领域的创新发现,并寻找与蛋白质工程和制剂、寡核苷酸和干细胞治疗相关的创新平台与技术。
这是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又一例子。在此之前,作为诺和诺德糖尿病领域的“劲敌”,礼来在2018年3月份也宣布在上海成立创新合作中心,聚焦更多通过本土协作推动早期新药研发。
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历史,最早可以从诺和诺德说起。1997年,诺和诺德在北京成立研究发展中心,该研究发展中心主要参与公司总部在糖尿病、肥胖症和血友病等核心领域的众多新药研究项目。之后,众多跨国药企纷纷效仿,相继在华设立相关的研发中心。
如今,跨国药企这种“单枪匹马”的研发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中国目前的医药行业。一方面,随着中国医药审批审评制度的深化改革,新药审批速度加快;另外一面,随着中国新医改推进,以往跨国药企在中国大规模推广专利过期的药物销售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挑战。这种形势之下,为了保持竞争力,跨国药企亦加快向中国引进更多的创新药物。
不可否认的是,新药的研发成本日趋上升。据德勤发布的报告显示,成功上市一个新药的成本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已经增加到2017年的20亿美元。
“从递交申请到获得批文,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创新药审批提速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也让患者得以更快用上新药。”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带头人刘雅容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