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3月的第一天,从东莞飞来上海参展的李立强和同伴在第29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华交会”)的展位上挂起了一早准备好的横幅。大写的红色英文字十分显眼:WE “MADE IN MYANMAR”(我们是“缅甸制造”)。
李立强是东莞市朝发皮具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是公司第一次参加华交会,目的就是来寻找新的客户,并推销公司的品牌以及在缅甸有工厂这一优势。
事实上,李立强的公司去年刚到缅甸建厂,是出走东南亚的后来者。最近的几年,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高企和招工难等问题,出走东南亚已成为不少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选择。
作为外贸“新春第一展”,每年于3月1日开幕的华交会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在本届华交会现场,无论是去东南亚建厂,还是研发新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的制造和外贸企业看到了市场回暖的迹象,开始主动出击。
到东南亚去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在本届华交会的论坛上表示,随着国际采购方式的转变,纺织业的产能正在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根据曹甲昌提供的数据,2018年,中国纺织品出口1191亿美元,同比增长8.1%;服装出口1576.3亿美元,同比微增0.3%。
他认为,上游产品出口增长和下游产品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服装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但周边低成本服装生产国因为产业链不完整而对中国纱线和面料的需求增大。2018年,我国对越南和孟加拉国的纱线和面料出口分别猛增了19.3%和21.5%。
近日,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发布了关于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调研报告,称有超过一半企业预计2019年盈利将会明显增长,多数企业都将增加在华员工人数,加大在华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