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为何两成是外企?答案就在自贸区3.0的首创探索中(5)

2019-03-05 09:28:2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陈波说,政府职能转变所推进的通关一体化、证照分离等首创性改革,也从上海自贸试验区走向了全国。

营商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法制环境。

事实上,2月24日公开征求意见刚刚结束的《外商投资法》,其立法工作一直在加速,这是中国对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的基本制度。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全面清理对外资单独设置的准入限制,确保市场准入的内外资标准一致。准入后的阶段,也在政府采购、产业政策、上市融资等方面保障外企的公平待遇。

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系列首创性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截至2018年底,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5.9万户,五年来新设企业数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6倍。贸易便利化改革效应,也带动2018年浦东新区完成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推动上海港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2018年,洋山港和外高桥港区合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93万标箱,同比增长4.3%。

更重要的是,自贸试验区有力推动了浦东转型发展2018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财政总收入增长8.3%。上海自贸试验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生产总值、7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4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接下来,上海还将抓住“三区一堡”和“三个联动”,深化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抓紧谋划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发挥好试验田作用,真正让自贸试验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伏玉林说,上海自贸区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对外开放倒逼对内改革和开放。不少国外高科技企业落户自贸区,实际上将产生溢出机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带动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政府也要提出优惠政策,从供给方面推动区域内的企业创新。“我认为,对外的开放与对内的改革叠加,才是自贸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