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而在中国,2018年则是国内民航业连续盈利的第十个年头,不过包括三大国有航空在内的航企上市公司,均预告盈利同比大幅下滑,原因主要是十年未有的油价、人民币双杀:油价大幅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不断贬值,导致以美元债务为主的航空公司录得账面损失。
进入2019年,情况是否会有所缓解?多家分析机构预计,油价的上涨和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不会高于2018年,不过多家国有航空的年度工作会上,依然把“过紧日子”作为了2019年的重要工作,一些中小航司则开启了寻找战略投资者甚至是新股东的谈判。
笔者咨询多位国内航司的高管也认为,2019年的账面盈利或许会因为油价和汇率有所好转,但时刻资源的稀缺,生存的隐患依旧存在,这个时候,唯有从自身出发,降成本,提效率,搞创新,才可能更好更久地活下去。
这时候,进行客户为导向的市场细分及精细化的管理也更为重要。
事实上在2018年,国内的航司们已经纷纷开始根据乘客的旅行偏好和花钱的意愿给乘客群体分类。只区分商务和休闲远远不够,航司们开始改变飞机的布局,配置高端经济舱,或者改变售票规则,比如增加基本经济舱。
这其实也是数年前欧美航司就在做的,你需要真正知道你的客户群在哪里,并为之做出改变。
2月20、21日,短短两个交易日间,人民币对美元暴涨近600点。截至北京时间16:00,美元/人民币、美元/离岸人民币分别报6.7126、6.7121,21日下午一度升破6.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