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M1是M2的组成部分,总量有55万亿元,在M2中占1/3。“目前M2增长平稳,M1增速回落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的结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阮健弘称。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金融数据来看今年的货币政策发力方向,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5日上午,央行副行长朱鹤新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如何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朱鹤新表示,一是流动性问题,二是解决好资金成本问题,三是资本的问题,四是风险防范的问题。
新年伊始,央行再次开启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推出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工具,推动商业银行发永续债补充资本等。
“目前央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打通环节,提高效率,要解决好金融机构传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朱鹤新强调。
朱鹤新还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主动动态优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宏观政策的大幅转向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提升政策执行的前瞻性和灵活性。”章俊表示,因此货币政策力度不宜过度宽松,而政策的重心还是应该聚焦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把流动性引入实体经济。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的研究报告认为,要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相关政策有望陆续出台,通过补充金融机构资本金,加快表内信贷对表外融资的接力;通过修正银行信贷激励机制,舒缓银行信贷意愿的顺周期性,打通“宽信用”的传导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