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张成思:准确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内涵

2019-01-04 09:25:06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最近十年,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规模相对还比较小。要从存准率等传统工具向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过渡和发展,则需要建设发达的货币市场,特别是突破短债市场的分割、增强票据市场的流动性,并且有针对性地扩大短期国债产品的现券买卖规模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政策方面,再次强调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那么,该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

首先,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制定和实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其次,货币政策要实现特定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就需要调整一些中间目标(如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等),也需要运用操作目标变量(也称为短期中间目标,如基础货币、短期利率等)。可见,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准率、央行的贴现利率等)影响短期操作目标,进而实现中间目标的调整,再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化影响传递到最终目标,这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内涵。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金融体系,因此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以及中间目标对应的变量或有不同。例如,短期市场利率既可以是中间目标,又可以是政策工具:在有些国家的利率体系下,基准利率由央行直接决定,央行可以直接宣布利率调整幅度,这时利率就是货币政策工具;在一些国家市场利率状态下,央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来调控市场利率,这时利率就成了政策操作目标。

从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实情况来看,货币供应量(如M2)是比较受重视的中间目标。由于M2是基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即现金加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派生而来(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因此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影响M2的变化,实现最终宏观经济目标的调控。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