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硬科技到底如何才能在科创板上市?(4)

2019-01-10 17:18:4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但是,我们看到现有发审委委员中,会计师或会计师背景的占了多数,而产业背景、科研背景、风险投资背景的却很少或没有。

以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为例,一共63名委员,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来自证监会和交易所等监管机构,他们大部分有会计师职称;第二类是24位市场专业人士,8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5位来自律师事务所、4位来自会计师事务所、4位来自证券公司、1位来自基金公司、2位来自保险资管。8位来自科研院所的只有2位是科技背景,一个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所长助理,一位是军事科学医学院科技部常务主任,其余都是会计、经济、金融背景。

科创板采取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批文的模式。交易所是否有相当比例了解硬科技产业的审核人员,可能决定了科创板的成败。

硬科技=硬研发+硬产品

单靠财务指标和行业分类两个维度,不能筛选出真正的硬科技企业。有没有其他硬科技的指标呢?比如,专利数是100个还是10个;比如,科学家团队的级别是不是院士,比如,有没有拿到国家级科研经费支持?

有难度。这些指标只是表明“硬”的“研究能力”,不代表“硬”的“产品能力”。硬科技公司是把硬研究转化为硬产品,否则,单看研究能力,不看产品能力,科研院所是科创板最好的上市标的。

技术的落地是产品,产品是不是够硬、能硬,需要复杂的评估。

一家从事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公司,从研究能力看,一个新品种从研发到销售,需要动物试验、数百名人体临床试验,长达5年的进程。从产品能力看,公司是不是在同类器械里走的最快的,是全球第一还是国内第一,和它一起申报医疗器械证的厂家有几家,与其他竞争品种的效果相比,是不是有绝对优势,销售能力怎么样,每一个因素都对这家企业未来的投资价值有重大影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