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权健事件引发保健行业大整顿,全面清理日常消费中的“保健品”(3)

2019-01-09 09:28:4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权健事件引发保健行业大整顿,全面清理日常消费中的“保健品”

并无“保健品”概念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法律界,包括权健在内的保健企业在宣传中打出的“保健品”概念,目前尚无这个定义。

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8年10月9日发布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问答》对“保健品”进行释义称:“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监管法律依据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诸多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保健品,实为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宣传报道和监管执法过程中,首先应依法辨别产品属性,清晰界定产品是食品还是用品,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还是有毒有害食品,报道、文件和文书中应根据产品的实际属性,依法规范表述产品名称,不能一概笼统表述为“保健品”,造成事实不清、监管错位和信息误导。

厉曙光告诉记者,这些所谓“保健品”,都是没有经过动物实验的一般产品,它的保健功能是不确定的,也无法验证。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人员无法可依,为市场监管带来了难度。“目前只有保健食品拥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他说。

这无疑给“保健品”带来了巨大的灰色空间,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坑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会销、电销、网销、传销,免费提供体检、旅游参观、健康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手段和套路层出不穷,饱受诟病的同时屡禁不止。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