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首批8个金融业开放项目、第二批15个项目推出后,未来金融业开放将持续加速,且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也将加速推进。
12月20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九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正在积极准备第三批上报项目,第三批项目预计将为10个左右,同样将侧重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不仅仅是要引进外资机构,还要在营商环境、业务发展等方面为其提供支持。同时,也要加快推进前期23个项目的批准和落地。”目前,前两批23家项目已经审批完成12家。
例如,在证券业领域,2018年12月1日,瑞银宣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已批准瑞银(UBS AG)增持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银证券”),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此外,在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会社等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拟持股51%。仅两天后,5月10日,摩根大通也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在沪设立外资券商的申请,拟持股比例也是51%。
从整体开放领域来看,金融业开放项目涉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评级、第三方支付等;从开放内容来看,既有新设金融机构,也有存量机构申请金融牌照、增加外资股权比例,或者扩大业务范围等;从开放区域来看,涉及美英法德等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土耳其、约旦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此外,在发布会期间,相关机构也介绍了各项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而自贸区的创新也将加速推进。
例如,3月2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开展“一带一路”债券试点的通知》,明确了“一带一路”债券的主要制度安排,“一带一路”债券的创立有助于促进沿线“资金融通”。截至11月末,共发行“一带一路”债券10只,发行规模1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