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细分新闻消费场景,探索新商业模式

2018-12-14 09:26: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1213日,在美通社2018年新传播年度论坛上,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对财经媒体的转型前景做出判断。杨宇东表示:无论这个时代怎么变化,传播怎么变化,高质量的信息,高质量的新闻以及高效率的传播永远是我们的目标。”他强调,财经媒体必须越来越重视对新闻消费场景的研究,这是财经媒体转型成功的关键。

杨宇东说,即便科技再发达,商业再发达,人们追求事实真相的需求不会改变。“每个人都在思考我们离真相是不是越来越近?其实不一定。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嘈杂的信息,错误的信息,不仅让大家困惑,同时也离真相越来越远。”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细分新闻消费场景,探索新商业模式

打造权威性不遗余力

杨宇东以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称,这类报道对专业性要求很高,涉及法律、伦理和科技等多方面,这时权威媒体机构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贺建奎事件当天被爆料的第一刻起,第一财经就从技术、人物、法律、商业、投资等各个角度全面推进报道,半天内的新闻原创数量达到十五六篇,成为当天下午该事件原创新闻最多的媒体。

“所以我的答案非常简单,媒体的存在肯定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媒体就像我们生活当中的空气和水一样是必需品,它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可能没觉得那么重要,但是一旦失去,社会将会陷入混乱。”杨宇东说。

但他同时指出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和进行更高效率的传播是如今媒体遇到的最大挑战。杨宇东表示,媒体首先必须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权威性,这是影响力的前提。

第一财经从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影响力、高端化和权威性在业内树立标杆。杨宇东认为,一家媒体的定位极其重要,一定不能摇摆。“我们首先通过第一财经非常权威的报道去获得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影响力赢得用户,我们为打造权威性不遗余力。”杨宇东强调。

场景最重要

杨宇东表示,第一财经将寻找到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并以此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流量红利已经走向终结。中国网民数量增幅2012年为9%,2013年9.5%,但去年降到了5.6%。因为总有一个天花板。”杨宇东指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的传播路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找新闻到新闻找人。“通过社交媒体和算法确实是非常高效的方式,这当中也有它的弊端,比如说怎么样解决信息茧房的问题。但是不管方式方法怎么流变,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要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消费场景问题,场景是最重要的。”杨宇东说道。

他表示,第一财经在财经领域各个重大事件中从不缺席,并通过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报道来增强用户黏性,在公信力、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提升基于不同财经用户场景的信息服务能力,通过高附加值内容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内部正在形成越来越标准化的流程和产品,最终打通上述那个路径。”杨宇东说道。

第一财经已经通过自有平台和合作伙伴的平台,积累了同行中最庞大的用户数,更为重要的是,第一财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一些垂直领域和平台,比如与蚂蚁财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这就是我说的进入了不同的用户场景,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比较领先和成功的尝试。”杨宇东说。

数据和算法助力转型

近日,第一财经与蚂蚁财富联合开展财经短视频战略合作。对此,杨宇东表示:“蚂蚁财富的海量用户与第一财经用户有交集,更有互补性,我们根据蚂蚁用户特色来定制生产财经资讯产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据统计,目前第一财经为蚂蚁定制的资讯内容占据蚂蚁财富资讯内容的10.36%,但在全年每天排名前三的稿件中,第一财经的内容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3%,而在每天排名第一的所有稿件中,占比更是高达82%。

“我们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延伸业务,拥有最全面的财经新闻资料库,最大的财经读者数据库以及深度的商业消费数据和城市数据研究。”杨宇东表示,“我们不只是去提供这些数据服务,还可以非常深刻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最终通过数据和算法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财经资讯服务。”

“财经新闻服务空间到底有多大?非常大,而且一旦你找到那个应用场景之后,一定能找到自己新的服务空间和商业模式。”他总结道。

责编:宁佳彦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