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经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点:“对于投资者而言,一是由于缺乏人工辅助,投资者可能提供了错误信息,所以机器算出来的信息也不准确。此外,还存在很多投资者很难理解算法,难以判断投资建议的匹配程度,投资者的信息也存在被用作他用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投资者也可能做出不适当的决策,工具使用的便捷性使投资者忽略较为重要的信息,草草做出不适当的投资决策。”钟蓉萨说,还有黑客的入侵,也可能会使算法被修改,造成投资损失。
钟蓉萨还指出,智能投问工具广泛使用之后,如果算法相似,会带来投资策略同质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同质化带来的问题首先是存在设计缺陷的投顾工具容易做出不适当投顾决策,引发投诉,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更快、波及面更广。” 钟蓉萨称,其次,责任的划分,技术应用在促进金融应用去中介化的同时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多个金融公司为智能投顾工具提供支持,每一个公司只负责其中一两个环节运营,这也会增加金融机构运营的复杂性,当纠纷发生的时候难以确定责任主体,从而加剧运营风险。
谈及智能投顾的监管,钟蓉萨表示,除了一部分国家出台监管之外,多数国家的监管部门还是依靠现有法律的制度进行监管,但是她认为,未来可以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监管,探索智能投顾业务在中国的监管方法。
“欧美主要的监管当局认为智能投顾应该符合投顾的法律法规要求,从事智能投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取得投资顾问的业务资质,从事投顾的人员依托于取得投资顾问资格的机构取得投顾人员的资格。”她介绍称,新加坡、澳大利亚采取“监管沙盒”的方式,即在可控测试范围内对金融新产品、新服务进行虚拟或真实的测试。2017年美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智能投顾的指引,也可以为我们国家金融机构提升合规内控水平提供参考。
钟蓉萨 ⊙记者 金苹苹 吴晓婧 ○编辑 杨刚 随着FOF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的逐步入市,以及社保、保险等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要配置力量
自公募FoF产品推出至今,市场对公募产品的业绩表现褒贬不一。不少投资者将FoF产品视为万能药,认为FoF产品在任何市场行情下都应该表现优于其他类基金,倾向将多资产配置型FoF产品与单资产基金产品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