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部分银行融资受限?
尽管再融资规模井喷,但部分银行的再融资却非一帆风顺,多家银行的融资方案披露后,至今未获得证监会批准。
12月9日晚间,华夏银行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针对华夏银行定增,证监会要求就重点关注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贷款五级分类、部分逾期90天以上未划入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进行说明。
根据2018年9月披露的方案,华夏银行拟向首钢集团、国网英大、京投公司三家公司,拟发25.64亿股,融资292.36亿元。据此计算,其定增价格达到11.48元/股,比该行当时二级市场价格溢价达45%左右。
华夏银行的情况还算好的,南京银行的定增计划此前也被证监会否决。2017年7月,南京银行公告称,拟向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江苏交通控股、太平人寿、凤凰集团和南京高科5家发行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96亿股,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40亿元。2018年7月,该方案被证监会否决。
而交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再融资方案披露后,在银保监会已批准的情况下,至今也未能获得证监会放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的发行计划披露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交行可转债发行方案披露也已超过半年,而且交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均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进行说明。上述4家银行再融资中,除了宁波银行选择了定增外,交行、平安银行为可转债,兴业银行为优先股。
“现在市场情况确实不太好,定增、优先股如果规模太大,会分流一部分资金,对二级市场产生影响,所以监管比较谨慎。”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分析,在去杠杆的过程中,银行资本消耗越来越快,监管对商业银行扩张性的资本需求不会满足。
上述业内人士还认为,2018年初,监管已经出台政策,下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鼓励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并真实反应资产质量状况。在此情况下,不良贷款处置相对较慢、拨备覆盖率较低的银行,再融资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原标题:年末加速“补血” 21家银行拟再融资超8000亿 距离年末资本“大考”仅剩不足半月时间,银行“补血”进程提速明显。本周以来,5家银行再融资获证监会集中审核批复,累计规模超1852亿
“我们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落户,需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需要众多金融机构的支持,”在近日召开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上,广州市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谈到绿色金融的发展时这样说
原标题:铁路投资基建托底作用愈发明显 年内有望再次接近8000亿元 在下半年的经济重点任务中,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无疑是重要内容,而铁路建设又可以说是基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技股在10月份之后表现不佳,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股价均下滑明显,市值曾超过了1.1万美元的苹果,目前市值已跌到了8000亿美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