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迄今为止,已经披露或完成再融资的21家上市银行中,剔除南京银行,共有17家选择了二级资本债、可转债作为融资工具,合计金额达到5360元,占比超过66%,只有4家银行选择了股权融资,合计金额2672亿元,占比不足34%。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建行、中行披露的再融资金额分别为960亿元、800亿元,且全部为发行二级资本债,目前建行已发行830亿元,中行已经全部发行完毕;交行1400亿元的融资额中,800亿元为发行二级资本债,600亿元为可转债;农行也已发行了400亿元二级资本债,以上合计3560亿元。
而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浦发、中信3家银行年内已融资总额为1400亿元,且全部为二级资本债,平安银行待实施的260亿元融资,亦为发行可转债,只有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分别计划发行300亿元、292.36亿元的优先股、定增。
城商行、农商行同样如此。公告显示,除了宁波银行、贵阳银行的再融资为优先股、定增外,其他银行均为发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其中,江苏银行拟发行200亿元可转债,张家港行等5家农商行年内已经发行135亿元可转债。
“目前股权融资也能发,但确实比较困难,限制比较多,审批时间也很长。”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相对而言,银行间市场眼下流动性充裕,而且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可转债安全系数高,大量寻找出路的资金投资意愿强,因此发行比较方便,融资成本也比较低。
而发行优先股、定增,则面临诸多现实因素制约。“现阶段银行股估值都比较低,如果进行股权融资,股价也不好估。”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中高层人士称,如果估值偏低,银行就不划算,如果偏高投资者又不情愿,定增、优先股的发行就面临困难。此外,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投资者认购热情也受到影响。因此,发行便捷、成本低的可转债、二级资本债,比较受银行青睐。
原标题:年末加速“补血” 21家银行拟再融资超8000亿 距离年末资本“大考”仅剩不足半月时间,银行“补血”进程提速明显。本周以来,5家银行再融资获证监会集中审核批复,累计规模超1852亿
“我们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落户,需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需要众多金融机构的支持,”在近日召开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上,广州市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谈到绿色金融的发展时这样说
原标题:铁路投资基建托底作用愈发明显 年内有望再次接近8000亿元 在下半年的经济重点任务中,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无疑是重要内容,而铁路建设又可以说是基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技股在10月份之后表现不佳,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股价均下滑明显,市值曾超过了1.1万美元的苹果,目前市值已跌到了8000亿美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