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金融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众所周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三大支柱。随着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目前我国的三支柱体系发展严重失衡。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板块将逐渐成为重要的补充力量,目前政策支持力度也最强。2017 年我国 GDP 为 82.71 万亿元,按照 6%的 GDP 增速测算,到 2030 年 GDP的估计值约在 176.414 万亿,假定商业保险比重上涨为 8%,则市场规模大约为 14.1万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国家税收递延政策的开展,进一步鼓励职工投入商业养老保险,拓宽行业规模。利好保险公司业务发展。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依然以居家养老为主,居家养老则需要配备的医疗保健,家政护理,供给膳食等相应服务,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群对于社区的依赖性将逐步增强,有必要广泛利用资源,开发针对性地开展老人服务项目,满足多样的养老需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地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层次不高,发展不完善等问题。由于老龄化引发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养老地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随着养老服务业各项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向养老领域开拓。目前众多保险企业和房企纷纷掘金养老地产项目,通过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创新养老地产运作模式。近年来,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企业纷纷拿地,进军养老地产。
养老用品业产业链长,覆盖区域广,涉及医疗用品、康复辅具、保健品、饮食服装,休闲旅游等方方面面,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国老龄化进程推着养老服务业急速前进,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数量急剧上升。 但是,“目前养老机构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能力还需要提升。”国家认监委认证专家组长高辉对第一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