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但尚未成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风险外溢与数字鸿沟、监管套利,这三大挑战可能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风险结构,提高了金融风险全球治理的难度。”在17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金融城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需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
首先就是数字鸿沟挑战。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同,网络的终端普及率和居民的数字能力差异明显,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世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人没有手机,近60%的人没有互联网连接,而且,各国国内的数字鸿沟可能与各国之间的差距一样大。对此,李东荣称,数字鸿沟的存在将导致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从金融科技发展中获益的能力有所分化,而其中受到的风险影响冲击也不容忽视。
其次则是监管套利挑战,李东荣表示,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理念和制度环境有所不同,国情不同,金融风险判断和管控能力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优先的政策导向下,可能会引发监管竞次问题,一些打着金融科技创新旗号的机构,从强监管国家地区迁往相对宽松的监管洼地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资本、技术、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和便捷的今天,金融科技跨境监管套利的问题需引起各国高度。
各国还要面对风险外溢的挑战。李东荣认为,随着全球各国金融市场开放性和金融基础设施联通性不断增加,金融科技可能带来业务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的叠加效应,使得金融风险传染更快、波及面更广。
“风险外溢与数字鸿沟、监管套利三者还可能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风险结构,提高了金融风险全球治理的难度。”李东荣称。
如何共同推动全球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李东荣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是,倡导国际基本共识。例如,金融科技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金融服务的实效和普惠水平,将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以适当的方式纳入经济金融体系;金融科技应该是负责任的创新,应该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促进金融机构尽职履责。金融科技应该是具备可持续性的创新,不能只关注技术应用的短期效应,而忽视的金融风险发生的滞后性。
其次,促进各国的特色发展。各国还是应该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明确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和目标诉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金融科技,不必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颠覆式技术和模式创新。
再次,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依托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平台,加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与风险监测,统筹的解决跨境监管竞次和监管套利的问题。同时,应该深化各国金融监管合作,探索建立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信息共享、风险联动应对、危机处置和制度安排,从而不断地提升各国金融科技监管能力和合作的水平。
最后,开展多元的交流合作,推进国际标准建设。通过国际论坛、国际培训和同业学习等方式,交流推介金融科技发展的典型经验,拓宽各国之间金融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可以考虑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总体的框架下,以金融基础设施联通、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为切入点,通过现行国际标准等同采用、双多边标准互通互认、先进标准输出等多种方式,不断地提升各国金融科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责编:林洁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普惠金融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呈现出四个新的发展趋势。”10月18日,在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