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企云链官网显示:其是中国中车联合11家央企、6家地方国资、2家银行、3家民营企业共同组建,截止目前已注册企业16846家、保理融资239亿元、累计交易1353亿元。
据了解,中企云链目前已形成“N(供应商)+N(核心企业)+N(商业银行)”的在线供应链服务,基本业务模式为:核心企业在平台上向上游供应商出具“云信”后(《付款承诺函》项下的债权),上游供应商可持有、转让和融资。
“我们之前做的一个案例,单笔云信拆分245次,穿透了4层供应商,100多家供应链企业参与其中,由此做到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穿透到多层的中小微企业中。” 中企云链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曾育昌说。
而中信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属于直接保理融资模式,即由中信银行作为保理银行通过中企云链直接向核心企业的上游多级供应商提供线上保理融资服务。
10月12日,光大银行也发布了“阳光供应链”系列产品,实现保理、保函业务线上化,并通过核心企业信用增级,向上游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比如其中的“阳光融e链”产品,就是通过网银、第三方平台或银企直连等电子手段,直接或间接获取贸易双方交易背景信息、交互债权转让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电子化保理金融服务的创新型金融产品。
事实上,对于银行而言,与第三方的合作,不仅有效盘活了核心企业在银行的存量授信资源,还批量导入了大量中小微客户,完成监管层对于小微业务的考核,有效地提高了银行的资产定价水平,实现了银行、供应链参与各方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