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

2018-10-24 09:50:4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察消长之往来,辩利害于疑似。”2018年年初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内外部承压,“消费升级VS消费降级”的争论日趋激烈。放眼长远,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核心支柱并未动摇,在短期扰动之下,长周期的升级依然是大势所趋。

从内部来看,中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基础稳固,“进步效应”持续深化,消费升级仍有充裕潜力。从外部来看,得益于新中产崛起,消费行为范式的演进仍在延续,正从多个维度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空间。从改革红利来看,新一轮的消费促进政策展现出“轻刺激、重改革”的合理思路,有望通过深度的结构性改革打破短期瓶颈,增强消费升级内生动力,顺应消费范式外部演进。

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

有鉴于此,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在杂音中识别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在改革中发现结构性的消费增长点,将更有助于投资者捕捉新的投资机遇。

消费升级的内在动力:“财富效应”+“进步效应”

根据我们此前提出的中国消费格局分析框架,消费升级的本质在于消费总福利的提升。居民收入引致的“财富效应”,和科技发展引致的“进步效应”,是推动消费升级的根本动力。当前,虽然中国经济面临阶段性的内外部压力,但是“财富效应”基础稳固,“进步效应”持续深化,因此长期来看,中国消费升级仍将保持稳中有进。

(一)“财富效应”基础稳固

2018年年初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居民长期预期收入曲线总体稳固,并未出现消费能力的明显收缩。从总量来看,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累计实际同比增速稳定于6.6%,弱于2017年水平,但高于2016年的阶段低谷。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我们的实证研究,对于中国居民而言,第t季度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对当期消费增速的影响较弱,对第t+5季度消费增速则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化的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符合消费理论中的“持久收入假说”。

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

据此,得益于2017年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滞后影响,2018年居民消费支出的累计实际同比增速预计将达到6%以上,将显著高于2017年水平,有望夯实消费需求的底线。从结构来看,2017Q1以来,较之于城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增速优势回升。2018Q1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均值和中位数的实际同比增速之差收窄。这表明,收入分配结构有所优化,有望激活更广泛人群的边际消费意愿。

从成分来看,2018年上半年,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遭遇了外部贸易摩擦和内部P2P爆雷潮的双重冲击,居民财产净收入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但是依然高于2015年、2016年的同期水平,并持续领先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有利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加速中产阶层形成,从而培育消费增长的长期动力。

(二)“进步效应”持续深化

正如我们此前研究所述,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完成了由“数量红利”向“知识红利”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再出发之际,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正在加速释放这一红利,有望持续推进供给侧生产边界的高端化发展,提高居民消费品质。

从技术创新来看,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和预测,2017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总量已经升至全球第二,并有可能在三年后跻身榜首。2018年7月,在全球创新指数(GII)榜单上,中国首次升至全球第17位,在全球最具活力的100个创新集群中,中国拥有16个,仅次于美国的26个。从技术应用来看,WIPO的报告显示,中国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成果的效率远胜于其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已经比肩高收入国家。

中国消费升级仍将长期保持稳中有进

得益于此,据CB Insights统计,2017年以来,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的数量长期位列全球第二,正在系统性地优化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总体而言,“创新快+效率高+应用广”的中国“知识红利”,奠定了“进步效应”的长期基础,有望持续提高消费总福利。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