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前三季社融增速企稳回升,资金脱虚向实势头明显(2)

2018-10-18 09:33:5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4万亿元,贷款对实体经济持续加强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债券融资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资产支持证券明显增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增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在10月17日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今年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为真实反映这种接替效应,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将地方政府专项债纳入社融统计,有利于完善社融统计口径,更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整个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不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减少。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媒体会中表示,目前政策的定位是相对防御式的微调。“最近的降准及其他类型的流动性注入,都是为了让社融增速能够企稳。”他说。

三季度,人民银行定向降准,并搭配使用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流动性。9月末,银行超储率为1.5%,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货币派生能力有所增强。央行在推进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改4、5月份债券市场发债困难的局面。

实际上,不仅是央行,其他监管部门在继续保持严格监管的同时,对于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地方承兑汇票等方面的政策做出了合理适度的调整,市场上有了积极的变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