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不断优化信贷政策体系,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务院这一部署的成效于今年前三季度的金融数据中得以显现。
人民银行于17日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9月末守住了10.6%,较7、8月继续企稳回升。从结构上来看,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上升、票据融资环比减少。分析人士看来,这些都是信贷结构改善、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上升的信号。
社融增速持续企稳
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尽管这一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但较8月末的10.1%,仍有所回升。9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1万亿元,比上月多2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7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最近3个月以来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人民币贷款、债券融资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改善是政策、监管等方面有针对性推动和呵护的结果。
自国内开始去杠杆以来,表外融资大幅下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增速的下滑。今年6月末,社融存量增速一度达到9.8%的历史低点。而随着宏观杠杆率的企稳,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强调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监管部门也通过多种渠道鼓励货币向信贷的传导,7月、8月、9月连续3个月社会融资规模逐渐回升,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0.3%、10.1%和10.6%。
从结构上来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主要呈现出“两多一少”的特点:“两多”主要是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债券融资明显增多;“一少”主要是表外融资有所减少。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朱江)在今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18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