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而在剩余的对公业务方面,平安银行坚持走精细化道路,以“双轻+行业化”路线,突破传统对公业务思路。
所谓“双轻”,即”轻资产+轻资本”。资源精准投向,资产高效流转,发展不占用资 本、少占用资本业务。
“我们升级了交易银行,建立‘平台+产品+服 务’模式,打造爆款产品(KYB、SAS);另外,做实真投行,协同证券等专业公司,主资源精准投向,资产高效流转,发展不占用资动经营资本市场业务,建立集中式、流本、少占用资本业务水化作业模式,实现资源整合;同时,突破银团贷款,帮助企业从其他金融机 构获得融资;还要突破政府金融,与集团智慧城市生态圈 协同,对接政府平台,做大纯存款。”谢永林说。
而所谓“行业化”,即“聚焦重点,做专做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业务聚焦符合国家战略、体量大、弱周期、成长性好的十 大行业重点行业。
“经过不断创新探索,双轻+行业化战略已见成效,2018年上半年,表内投放448亿元 撬动1962亿元整体融资规模,而去年同期,表内投放844亿元,仅撬动1442亿元整体融资规模。”谢永林说。
在聚焦资产质量问题,存量、增量双管齐下方面,平安银行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及高风险客户,制定了红黄客户名单,实施“正反激励”,加大非鼓励类客户退出力度。
同时,加强清收力度,组建专业清收队伍,搭建覆盖多个场景的特殊资产智能服务平 台,实现对公特殊资产处置过程流程全封闭管理。对特殊单位实现集中管理,快速脱困。推行“一行两制”差异化策略,并安排 班子成员专项管理,促进特殊单位加快问题资产的清收处置。
另外,明确准入标准,明确合作机构、代销产品准入管理等相关要求,从入口处把控资产质量。
最后进行风险前置,指导资源合理布局,推进风险政策制度前置、授信评审前置和法律 合规评审前置,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产品。
“重点行业如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十大行;重点区域如北上广深;重点客户如主办行客户、重点行业优质客户等。”他说。
现如今,平安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各项风险指标企稳向好。
“在下一阶段转型攻坚战中,平安银行将围绕转型目标 持续拥抱集团、拥抱科技、巩固优势、快速发展。”谢永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