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城市观察: 一线“减肥”二线扩张 中国需要更多大城市(2)

2018-10-08 13:17:0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在济南之外,包括西安、合肥、郑州等新一线城市也在加快扩张之中。以郑州为例,该市计划将辖下的中牟、荥阳、新政撤县设区,最终力争全部县、市改区。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城市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之间的竞争。对这些强二线城市来说,要通过改区扩大城市面积、增加人口规模,做大做强城市平台,这样才能增强自身集聚资源和辐射能力,才能加快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据优势。

除了将辖下的县、市改区外,不少大城市还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市域范围以外的、原属于其他地市的部分区域纳入,扩大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例如,2011年通过“三分巢湖”,原地级市巢湖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2016年,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代管;2017年,西安代管了西咸新区。

在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平台做大的同时,强二线城市的人口、资源、产业的导入在加快,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都在快速扩张。在郑州,2017年郑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30.97平方公里。与2016年相比“长大”了86.2平方公里,同比增长高达11.6%。相当于一年扩出了一个普通地级市的规模。

数据显示,2017年郑州市人口净增加了15.7万,这也是郑州连续7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万,在二线城市中的表现相当亮眼。此外,长沙、重庆和西安的增量也都超过了20万。这其中,长沙已是连续两年增量超过了20万。

中国需要更多超大城市

与强二线城市快速扩张对应的是,京沪等一线城市近年来却处在“减肥”的过程中,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目前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产业疏解政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