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此外,2022年冬奥会所需要的“赛事核心人才”缺口较大,培养需求更加迫切。
今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设计了冬奥相关人才队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形成了“7+4”11项专项计划。其中7个计划是针对国际优秀人才、工作人员、竞赛管理人员、志愿服务等办赛人才队伍;4个计划是针对城市运行人才等面向主办城市各行业系统的人才队伍。
具体来说,7项计划包括国际优秀人才聚集专项计划、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专项计划、合同商人才联络培养专项计划、竞赛管理人才开发专项计划、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专项计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志愿者服务行动专项计划。
4个专项计划有城市运行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群众体育骨干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专项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专项计划。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朱志强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对这些人才的需求程度进行研判,得出了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人员的需求:冬季两项赛事核心人员1407人、越野滑雪1283人、跳台滑雪是1082人、北欧两项1164人、单板和自由式赛事1281人,总共6200余人。
除了赛事筹备人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需的社会层面人才主要涉及城市运行人才、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骨干人才和冰雪产业人才。
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朱志强表示,协作培养将成为我国冬季人才培养的最关键和最有效的途径,应进一步深化和优化。
“实践证明,中国冬季运动人才培养的‘国内国外协作’、‘省省协作’和‘校企协作’等模式的现实成效最突出,其中校企协作开创了高校冬季运动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朱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