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财务表现上,2015年至2017年,大发地产物业销售收入分别为6.035亿元、5.757亿元和43.2亿元;三年毛利率分别为15.9%、18.1%和14.9%;三年纯利润率分别为7.9%、3.3%、3.4%,各项指标均乏善可陈。更为重要的是,其现金流状况和负债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净负债比率为269.8%,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净额为-23.93亿元。
在最近一批等待上市的地产公司中,大发的状况并非孤例,新近披露招股文件的德信地产和银城国际存在类似境况。
德信地产是德信中国控股下属公司,于1995年注册成立,截至2018年6月30日,德信地产已成功进入15个城市,有101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物业项目。克而瑞数据显示,其2016年销售额为156.8亿元,2017年为265.1亿元,2018年上半年为185亿元。
而招股文件显示,过去三年及今年上半年,德信地产的净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278.7%、435.2%、275.7%及192.6%。对应年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2.25亿元、13.89亿元、39.51亿元及49.89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公司合计需偿还的有息付款为112.11亿元,其中,一年内偿还金额54.28亿、第二年偿还40.56亿、二到五年内偿还15.89亿、五年以上偿还则为1.37亿,短期偿债压力不小。
对比德信地产,南京发家的银城国际体量更小。据招股书披露,目前银城国际持有开发28个物业项目,分布于7个城市。截至2018年6月30日,银城国际土地储备面积为328.6万平方米。根据克而瑞数据,银城2017年仅实现合约销售额49亿元,排名第194位。
财务数据方面,银城国际2015、2016及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0亿元、25.02亿元和46.75亿元;而三年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41.1%、238.7%及284.9%,上半年,该数值更飙升至453.2%。
不难看出,排队上市的地产公司都存在杠杆扩张、短期规模急速膨胀、现金流捉襟见肘急需资金输血等特征。事实上,在房地产行业,这种依靠高息举债快速催熟公司以冲刺上市的做法并不罕见,最早于香港上市的一大批中资地产龙头股均有过类似的经历。若上市成功则风险可控化茧为蝶,一旦失败,扩张的风险将关乎存亡。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中小房企这一轮冲击上市,最重要的还是受到规模和融资影响,目前银行对于规模和上市均有白名单要求,上市是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手段。市场信息显示,房地产企业今年以来融资成本不断攀升,海外发债利率最高已超12%,即便高息至此,仍然只有少数已上市的公司能够享有此特权。
风暴将至,对于地产公司而言,有没有那一张融资的船票,比船票是否天价,显得更为重要。
房地产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洗牌后,中小房企越来越感觉到危机。无论是融资还是拿地,这个时代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到规模房企。对于中小房企而言,如何突围成为摆在这些房企面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