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个月还银行贷款4800元,看起来不多。”钱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是你要看我们的家庭收入,而且是到手的。去掉五险一金,房贷已经占到我们每月家庭收入的1/3。剩下的2/3还要交水电气、通信、交通费,还要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养孩子,拿什么来消费?”
房贷占家庭月收入的1/3,还算是“温柔一刀”。钱女士买房的时机足够她慨叹命运的厚待了。在她买房的第二年, 部分城市在巨量信贷资金和金融高杠杆的推动下,量价齐飞。随后,她所在城市的房价也开始上涨。
更多家庭,已经逼近住房消费警戒线:当房贷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超过50%时,都将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这一警示线主要适用于普通工薪家庭。
在房价的压力下,无力消费的人群不仅仅是还房贷者。已经还清房贷的人照样可能缩手缩脚。
杨女士居住的地方去年新开了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各大品牌随处可见。但她望而却步。
偶尔她也会逛逛商场里的超市,但多数也就是过过眼瘾。她向第一财经记者忆起一个细节:前一阵子看到超市正在热卖一种蜜柚,尝了一口格外香甜,但是一看标价,就又放回去了。她对记者说:“真的很想吃。但是好贵,30多元!我还记得,就6瓣,大概就半个吧。以前,馋的时候想买也就买了,现在有点舍不得了。”
虽然不用还房贷了,但让她却步的依旧是房子,明天的房子。“孩子上幼儿园了,要尽早置换一套学区房。”
如今,在购物上,除了瓜果菜蔬,“其他70%以上都是在淘宝、天猫上买了”。她说,“其实不去商场,省下来的那几个钱对于买房也是九牛一毛,但总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