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16年,共有8家航空公司在运营中美航线,2017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4家,其中中方航空公司就有7家。
而随着越来越多运力的增加,中美航线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票价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4月份,美国的三家主要航空公司,纷纷推出最低至7元的中美执飞航线不含税促销价,尽管4月属于传统淡季,但这样的“打折”力度此前也很少见。
其实对各家航空公司来说,去年的中美航线已经表现惨淡,不过不少航司对今年的中美市场表现还抱有期待,原因是国内一区二区城市至美国的主要航点航权已经分配完毕,新增运力不会再像往年那么多,票价即使没有大的反弹,也不会再大幅下行了。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上半年,在太平洋上空,只有达美航空增加了一条上海到亚特兰大航线,香港航空增加了一条香港到旧金山航线,上半年已经列入订座系统的也只有国泰航空9月香港-华盛顿,以及南航12月的沈阳-洛杉矶。
然而,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走高,使乐观的预期再打折扣。同比去年,油价上涨了37%,即使客座率或票价能够增加,也很难覆盖成本的提升。
中美贸易摩擦则是更大的变数。尽管多家航司对笔者透露,目前尚未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客流造成的直接影响,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密切关注的因素,尤其是签证方面的收紧趋势,中小企业的商旅需求以及会奖旅游的影响等,并做好了及时调整中美航线运力的准备。
事实上,中美航线目前面临的窘境,也是近年来航司洲际远程航线狂飙之后陷入盈利困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国内航空公司引进宽体机的热情高涨,以及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用补贴来“招商”的刺激,远程洲际航线的开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与此同时,财报数据却显示,近三年来,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座公里收入越来越低,此前之所以还能够有不错的收益,除了市场好之外,油价低是一个更加关键的因素。
进入2018年,低油价已经成了过去,川航、上航、吉祥等一批航企却仍要接收全新的远程宽体客机;海航、深航、祥鹏等航司的宽体机队也会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国际远程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据《每日邮报》报道,由于技术故障,美国航空公司国内航班在29日停摆了40分钟,技术故障至少影响了四家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和美联航也因SkyWest系统出现故障而延迟了数千次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