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只弃发债券扎堆重发,债市风向悄然生变?

2018-08-22 13:37:1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该人士还认为,东方园林此次超短融成功发行,可能还有监管协调的原因。今年年底,该公司仍将有债券到期,依靠自身现金流解决,短期内有一定压力。如果采取硬性收回的方式,一旦不能兑付,会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东方园林此前披露,该公司2018 年内需兑付的债券共计 29 亿元,其中9亿元已在6月10日、7 月 15 日到期,剩余的20亿元则将在11月8日、12月7日到期,年底才是该公司债券兑付的高峰期。

而半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东方园林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有所改善,净流入金额为4.2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23亿元增加了接近1倍,但总体的资金状况却并未得到显著改观。截至6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20.3亿元,比上年底、3月底的34亿元、28.9亿元,分别减少约13.7亿元、8.6亿元,同期短期借款余额33.9亿元,比上年底的22.3亿元、23.3亿元增加11.6亿元、10.6亿元,短期资金缺口还有所扩大。

对东方园林此次超短融发行成功,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认为,其超短融发行成功,市场信用逐渐修复。此前该公司发行认购份额较小事件,主要是因为紧信用叠加民企违约潮引发的市场担忧,导致了极端的“民企一刀切”现象。随着目前政策转向,流动性宽松利好龙头民企。

除了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政策正式落地略有宽松外,监管还在积极引导疏通货币传导机制。银保监会在8月18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下称“76号文”),明确指出对于龙头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其行业带动作用,稳定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

在此背景下,此前取消发行或发行失败的企业,是否可能重启债券发行?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信用债净融资额为5281.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61.47亿元出现了大幅好转。此外,上半年共有401只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总规模约2500亿元,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有些企业以前就与银行有合作,银行对这些企业也知根知底,监管政策虽然能缓解一些企业的违约风险,但有些经营不佳、纯粹借新还旧的企业,银行可能还是不会投。”上述银行人士称,银行买债的动力确实有所增加,但更青睐高评级、经营和财务健康的企业,以及虽有债务压力但经营较为健康、财务改善的企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