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国家平台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0.2万人次,医疗费用125.9亿元,基金支付76.5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60.8%。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治芬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确实方便了群众的就医,节省了跑腿报销的时间,在现实中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一便民政策在大城市好用,在基层落实度还不够。
北京、上海等优势医疗资源的聚集地,医保异地直接结算进展顺利。北京人社局数据显示,北京市直接结算量约占全国的1/3。而在一些中西部省份之间,这项工作还需要继续推进。
1.7亿外出农民工有望受益
在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启动之初,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员范围只有4类,分别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驻外工作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异地就医结算的范围。
与创业人员相比,外出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报告,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亿,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1.37万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增长0.9%。
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收入较高的大中城市。长期以来,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在就业地难以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返乡看病,大大地增加了就医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林治芬表示,“看病难看病贵”是农民工不愿意走进医院的根本原因,医保的不能联网加剧了这一现状。将农民工纳入异地就医直接报销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破解农民工的就医难题,但还需要应对新农合报销比例偏低,户籍地转诊是否便利等问题。
原标题:农民工变“香饽饽” 企业想尽招数留人 老一代打工者年龄渐大,年轻人不愿加入,而市场用工需求稳步上升…… 农民工变“香饽饽” 企业想尽招数留人 人社部门专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