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生猪价格阶段性反弹 业内估计下半年波动不会太大

2018-08-10 09:05:3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经历了一场深度下跌之后,生猪价格迎来了连续第三个月价格回升。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农业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猪价格上涨超过2成,已经接近于去年同期水平。在业内看来,这一轮上涨依然属于季节性短期上涨,属于反弹而非反转,8月份将是生猪价格的分水岭,9月份或仍有一轮下跌,但波动空间已不大。

生猪价格连续反弹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八月第一周生猪价格为12.76元/公斤,环比上涨1.9%,除了青海活猪价格下降外,其他省份均上涨,而这也是从5月底开始回升以来,生猪价格连续第3个月价格上涨。

从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数据上也已经明显体现。

国内养猪大户温氏股份(300498.SZ)本周公布的7月份商品肉猪销售情况显示,7月份销售商品肉猪169.7万头,收入24.7亿元,销售均价12.69元/公斤,环比变动为5.13%、14.75%和9.59%,同比变动为13.54%、1.89%、-8.84%。温氏方面表示,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环比增长主要是受到生猪市场旱情的变化,销售均价环比增长所致。

温氏股份在近期接受投资者访问时也对后市价格表示乐观,认为随着猪价反弹,下半年预计价格会有所好转,因此公司2018年肉猪出栏目标是2200万头左右,没有改变。

牧原股份(002714.SZ)公布的7月份生猪销售数据也显示,2018年7月份,商品猪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当月公司销售生猪100.2万头,销售收入12.11亿元;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2.27元/公斤,比 2018 年6月份上涨9.65%。

整体来说本轮猪价反弹的总量还是比较可观。以牧原的数据来看,2018年4月生猪价格一度跌至最低的9.99元/公斤,而到目前的12.27元/公斤,3个月的整体涨幅为22.8%。而在部分县市,这一轮反弹的力度更大,记者拿到的一份山东临沂市物价部门数据显示,5月24日当地的生猪收购价位10.6元/公斤,而到7月底,已经突破了14元/公斤,涨幅超过40%。

不过在业内看来,这一轮猪价上涨属于反弹而非反转。

今天,新希望六和(000876.SZ)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的猪价变化属于季节性的短期上涨,以往多年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代表长期走势的反转。而造成价格短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升高,给生猪的运输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避免高温导致运输过程中的生猪死亡,一般这个时段的生猪出栏都会有所减少。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出栏的生猪多为春节前后(2月份)补栏的猪仔,当时天气寒冷,仔猪的存活率不高,而且春节过后由于生猪价格反复探底,一度跌至8年来的最低,养殖户亏损严重,为减少损失,部分养殖场缩减了养殖规模,这也导致了生猪灿存栏量的进一步减少,所以带来了阶段性的供应偏紧。

下半年猪价涨跌空间不大

记者发现,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在13元/公斤以上已经保持了近1周时间,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但近期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让国内生猪上下游企业都在关注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随后,中国动物卫生和流行病学中心确诊该为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紧急启动重大疫情Ⅱ级应急响应。当地已对疫区内生猪实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发布了封锁令,并暂停沈阳市全市生猪调出。

记者了解到,疫情也是引发猪周期的原因之一,2006年和2010年国内生猪行业都受到过疫情如蓝耳病和五号病的影响而导致价格波动。

不过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要看三个因素,是不是人畜共犯、发病是不是高以及病毒是不是容易杀死。非洲猪瘟并没有那么可怕,首先其不是人畜共患病,也不会传染人,而且发病率不高,且病毒在60度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如果对消费者教育到位,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不过总会有消费者看到新闻产生顾虑而减少猪肉消费。目前已经有屠宰企业借此希望压价。

冯永辉认为,从市场情况看,目前气温比较高,市场上的供给量有限,而且存栏的大猪也基本被消化,因此猪价短期内也很难出现大幅下跌。从长期来看,历史上8月份一直是生猪价格的分水岭,9月份预计生猪价格还会有所下跌,主要是由于9月份出栏的肥猪是4月份的仔猪,而4月份天气已暖,仔猪成活率很高,所以市场供应会增大。但由于天气转凉猪肉消费回升,下半年生猪价格下跌的空间也有限,预计波动幅度也就是在1-2元/公斤。

有生猪养殖企业相关负责人也预测,由于双节备货等因素,下半年生猪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但生猪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宽松的态势没有改变,生猪价格冲高的可能性不大,均价预计将稳定在13元/公斤左右。

编辑:边长勇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