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随着一系列资管新规配套文件的靴子落地,资管行业又迎来新变化。随着过渡期更多弹性安排明确,一些银行目前正在积极发行“老产品”,“资产荒”正在得到缓解。
“目前机构多发‘老产品’并不意味着多数金融机构会选择违背资管新规的目标、过度利用《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资管新规”)中更有弹性的安排以谋取短期利益。”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
巴曙松认为,资管新规的实施,会显著影响整个投融资市场,政策效应是逐步显现出来的,资管新规实施的政策效应,也会与其他政策工具产生的效果形成叠加,因此,在大框架之下确定这些细节文件时,动态的评估资管新规已经产生的效应,在不违反现有大方向的基础上,就实施的进度、力度、范围进行适应性的微调,也是必要的。
巴曙松在第一财经研究院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推出的《中国金融风险和稳定报告2018》(下称《报告》)中指出,在资产新规的推动下,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之后,资产管理行业在整条产业链上预计逐步会出现持续性的变革,从上游的基础资产融资方到作为金融中介的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到下游的普通投资者,均需要对资产新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报告》第二章《资管新规与打破刚兑》由巴曙松撰写。
(摄影:潘石屹)
适应性微调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