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好时大清洗金丝猴团队,经销商离心离德

2018-07-30 08:37:5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但也许正是过于自信或是对渠道的渴望,让好时的管理层或没有完全考虑到两者整合的难度。这一“土洋”嫁接的本土化方案并没有产生正面的作用,反而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中外管理模式和文化的不同,原有管理团队和新管理团队的磨合问题,又遭遇了近年来巧克力和糖果行业萎缩的大背景,很快爆发出来。

公告显示,2016年二季度开始,好时进一步整合中国巧克力业务,包括对销售的整合以及人力资源计划,以及中国和北美某些生产设施的整合。好时在半年报中提及,截至2017年7月2日,预计雇员遣散费用为3046万美元,其中主要涉及好时主动提高中国企业的成本结构,以及进一步精简公司运作模式。

一位已离职的办事处主任介绍,这次整合在他们看来就是2016年5月对金丝猴的销售团队的“大清洗”,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被开除,只留下少数老员工,而好时的业务员开始接手金丝猴的渠道和客户。

但好时和金丝猴的渠道情况完全不同。好时的客户多数是大代理,一个省只有几个经销商,多数是在国际KA渠道市场集中;而金丝猴的经销商规模较小,一个省有几十个,多数是在乡镇,还有散货,好时的业务员根本无法管理金丝猴的客户。

冯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调整之后内部混乱依旧,基层无心销售,经销商的问题也无人解答。混乱之下,销售乏力,金丝猴经销商的市场费用从20%掉到8%,此后又掉到5%,最后甚至微乎其微。部分经销商也失去了信心,开始缩减订货量,逐步退出,有经销商从1000多万的规模,减少到只剩下100万~200万一年的规模。

2017年,经销商和好时的关系再度恶化。由于此前的“贷款式”供货体系,好时和金丝猴的经销商各执一词对薄公堂,当年5月7日和18日,金丝猴公司前130名办事处主任及1000余名经销商两次发出联名信,要求法院对相关案件作出公正裁判,并称将以反诉形式起诉金丝猴及好时公司。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