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蔡昉称,在分解每年的城镇化增量由哪些人口变量构成的研究中发现,16%是自然增长(城市人自己生育的人口),5%是农转非(户籍的转变),26%是农民工(常住人口城镇化,中间还要回去),53%为就地转移(通过更改统计口径造成这部分人城镇化)。这部分只是通过更改统计口径的城镇化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效率。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生产力,劳动力从生产力低的农业转向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从农村转向城市,核心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整个转向的过程是为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以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劳动生产力人均GDP为9.6万元,以此为基准,工业是平均水平的2.73倍,第三产业是平均水平的1.19倍,建筑业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8.3%,但也比农业高,农业只有平均水平的30.9%。也就是说,劳动力的流动,城市化的过程,只有沿着劳动生产率攀升的阶梯才是一个正确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过程。反之,就是逆生产力的过程。
在蔡昉看来,在城镇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城镇化速度在减慢。此时,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本来需要更加依赖生产力的提高,恰恰这时候生产力提高的动力不足,所以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解决这一挑战的出路,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镇化并不对立
蔡昉认为,在推进城镇化,未来很显然要借助户籍制度的改革。只有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让农民进城以后真正成为市民,既在城镇就业生活,也能够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城镇化其实是不可逆的。但在推进农民工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还要照顾到农村、农业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劳动力转移多少取决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到什么水平,而劳动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所以,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户籍制度改革要加快,但仍然可能要有渐进性,有其历史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