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化解金融风险,根本措施是财税改革

2018-06-14 18:02: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四、加快落实财税改革,实现高质量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

仅仅推进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不足以解决高质量发展转型和防范金融风险面临的问题。从实体经济运行来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需求管理措施,主要是用来帮助解决短期问题或周期性问题,难以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从维护金融稳定来看,适时采取流动性管理措施,虽然有助于暂时缓解危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但是也可能激发软约束主体继续加杠杆的道德风险。比如,针对日益显现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从2015年开始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据估计累计置换规模14.24万亿元,表面上化解了显性的流动性危机,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实际上只是将偿债压力后移,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在此之后,地方政府仍然在采用多种隐性负债方式继续扩大债务规模。

从国际视角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在逐步正常化,都在推动结构性改革,全球竞争的主旋律正在转向改革的竞争,谁的结构性改革做得彻底,谁就会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得先机。回顾中国自身历史,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改革红利,积累了成功推进改革的丰富经验。当前,避免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副作用,实现高质量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唯有利用好宝贵的改革窗口期,加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实体经济内生增长活力。事实上,打破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破除民营资本背后一道道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本身就是释放“改革红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