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无论是小蓝、小鸣单车的破产宿命,还是摩拜最终的“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正向现金流,使得共享单车企业难以走向独立运营。
在共享单车创办早期,创始团队甚至投资人一度认为依靠租金可以收回成本,实现盈利。ofo创始人戴威曾算过一笔账:目前每辆车大概能带来5~10元的收入,ofo自行车的成本不到300元,若按照12个月报废来算折旧的话,每天的折旧不到1元,每个运维人员大概负责300辆车,一天薪水100元,平摊到每辆车上,一天的成本也不到1元,总体算下来,毛利在70%~80%左右。
但在资本助推之下,现实竞争场上的变化参数远比这笔账要复杂。
数家单车公司大量铺车,推出“免押金”、“免费”等模式之后,仅靠租金盈利已不太现实。“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是成立的,但估值太高,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免租金模式很难在一二线城市继续,押金的挤兑也很严重。”小鸣单车前CEO陈宇莹曾向第一财经表示。
资本的收紧,高额的管理、运维成本,仅仅依靠单一的租金收入很难带来可观的利润。新年过后,摩拜和ofo小黄车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价格战。ofo甚至推出了车身商业化广告,在APP上也上线了开屏广告。
刊例显示,ofo给出的资源数据为“1500万辆单车、覆盖2.5亿用户”,而品牌定制车身的广告价格为每辆2000元/月,开屏广告价格为100~120元,1000CPM起售。在第三方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上,记者也发现有多名ofo B2B事业部员工在推广广告业务。
但在实际推广中,品牌主对于车身广告效果仍存在担忧。“一方面广告位比较狭窄,不少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被贴满牛皮癣广告,效果会打折扣,同时流动广告还要考虑到品牌呈现环境安全问题。”一位资深广告界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