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和手工记账的错误率。进销存的数字化也可以掌握大数据,比如什么商品热销,什么商品滞销,通过大数据我们能以销定产,精准营销。”何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邢健虹看来,这几年农民上网率很高,但缺乏营销,“坐商”很多,他们只会发单页,几乎只有20~30个SKU。“因此农村新零售的互联网+还体现在我们帮助小店做微信营销,管理粉丝,搭建社群,增加粉丝黏度,增加服务,比如保险、旅游等植入,帮助会员店有除商品之外的附加盈利。”邢健虹说。
在对乡镇小店的实地走访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由于很多男人外出打工,因此女性成为购买主力,每年的春节前则是购买高峰,所以做农村新零售的微信营销,要特别注重当地女性消费者的喜好。
“我的小店以卖家电为主,通过新零售O2O掌握了大数据和数字化进销存后,我们也通过系统平台采购了很多土特产食品来销售,比如特色乌米饭,10多天就卖出了900单。我们的微信粉丝达到了8000人,一个精准营销的促销活动收入可达60多万元,单店一年的销售额可达1000万元,有两位数字同比的增长。而且数字化后,我们的消费群体也有所改变,以前是40岁以上的客户为主,但现在客户年轻化很多,消费群体结构改变了。”周炜在门店内向第一财经记者边展示特色商品边说。
物流配送与农产品上行
当新零售概念覆盖到农村市场时,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仍然是横亘在商家面前的问题——因为“进村难、入户难”,各个村镇的方言、交通情况都不同,有些货源甚至很难送到门。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家用了各种方法,比如阿里、京东在农村设立的站点, 阿里以电商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而汇通达则设计了“微物流”。这是基于乡镇夫妻小店所构成的农村网络,扎根于农村市场的小店原先有着熟客基础,且对所在村镇的方言、交通等了然于心,乡镇夫妻小店本身都拥有配送车辆、配送服务人员,但他们很多时候是没有配送任务的,车辆和人力就出现了闲置,“微物流”通过互联网,把闲置的资源重新进行组织和激活,去做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的“微物流”——接收平台派单,承接社会物流,配送商品到户。对乡镇夫妻小店而言,“微物流”是夫妻店顺带发展的一项业务——只在自有送货车辆和人员空闲时承接物流运输,相当于农村物流的“共享经济形态”,成本极低,这意味着他们在进行商品销售的闲暇之余,可以获得额外收入。
作为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行业,零售业正在经历重要变革。新零售新在哪?智能在新零售中扮演什么角色?有哪些典型的新零售场景?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行业巨头和新型创客分享了他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