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可见,我国银行业网络支付业务自2015年出现跨越式增长,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双双跃升。其中,金额较小但交易频繁的移动支付发展最快,并对PC端的网上支付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以来,银行业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增速明显回落。
非银行支付发展状况
(一)交易量爆发式增长,支付笔数每年翻一番。
近五年,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包括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交易量迅猛增长。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2017年三季度,支付机构共发生网络支付业务778亿笔,创历史新高,为2013年季均交易笔数(约48亿笔)的16倍之多。
从增速看,2013年至今,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交易笔数季均同比增长97.6%。其中,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增势最猛,飙升到120%~155%;201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达70%左右。
(二)支付交易额屡创新高,几乎每年翻一番。
近五年,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额的增长同样迅猛。2017年第三季度交易额近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是2013年季均交易额(约2.6万亿元)的15倍。从增速看,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额季均同比增长99.2%。其中,2014年各季增势最猛,平均增速达139%。2017年增速下降,但仍保持在42%左右的高位。
综上可见,五年来,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非银支付爆发式增长,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几乎年年翻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实施,并未影响市场需求和支付规模的扩张,而违法违规机构的退出和市场环境的净化,使主流支付机构的用户集中度更高,发展的持续性更强。如今,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扫码等支付方式迅速普及,已然成为人们日常小额支付的首选和“新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银行业需把握的三大趋势及应对策略
当前,网络支付已形成三大颠覆性趋势,商业银行亟待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非银支付的分流效应越发突出,商业银行需加快技术创新应对“支付脱媒”。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自诞生以来,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2013年一季度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仅50亿笔,不及银行业(55亿笔)的90%。到2017年三季度,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猛增至778亿笔,为同期银行业支付笔数(219亿笔)的3.6倍。从交易笔数的平均增速看,近五年支付机构要高于银行业62个百分点。支付机构庞大的交易笔数和增速意味着用户使用频率已很高,并产生了很强的黏性。一定时间内,用户的支付总需求通常是有限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的强势增长势必对银行业务造成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