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摘牌企业中科招商 股东大会“艰难”召开(3)

2018-01-03 09:12:5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2015年9月,中科招商抛出300亿元的定增方案。单祥双豪迈地表示,将在未来5年控股50家A股上市公司,以此作为资本平台,打造中科招商系的产业集群。

从疯狂举牌到一把清仓

不过,市场变化风云际会。中科招商大肆举牌时,正值众多的中小票价格跌至地板,炒壳之风兴盛。

但2016年开始,监管全面从严,再融资新规出台,借壳受到持续的监管高压。随后IPO逐渐恢复,今年更是放量。去杠杆背景下,市场风格转换,中小票行情逐渐暗淡。上市公司壳价值迅速衰减。

去年,由于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缩水,中科招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降低到-2.5亿元,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99%。

中科招商手中的壳股除了被顺丰快递借壳的鼎泰新材(002352.SZ,现名“顺丰控股”)上涨了22.79%,14只壳股今年来股价继续下跌,其中13只股价跌幅超过10%。

一位专注ST投资研究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今年以来,尤其上半年,不少ST壳公司的市值跌到了30亿以下。支撑ST股投资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股发行提速,退市机制强化成为垃圾股的悬顶之剑。壳供求关系改变,以往的“一壳难求”变成了如今的“众壳难卖”。

面对市场急变,中科招商紧急应对。今年年初,中科招商宣布,在六个月内清仓式减持减持绵石投资(000609.SZ)、丰乐种业(000713.SZ)、大连圣亚(600593.SH)、北矿科技(600980.SH)等8家上市公司股票。

中科招商采取的具体战术是,先以100股、300股、500股的“迷你减持”将部分股票的持股降低到5%以下,规避持股5%的公告限制,再灵活低调地清仓。这种手法被用在了绵石投资、宁波富邦(600768.SH)、天晟新材等股票身上得以演绎。

如今的化整为零大甩卖,和两年前的激进屯壳形成两级对比,对中科招商的负面评价汹涌而来。

今年10月27日,股转系统突然发布通知,划定挂牌PE自查整改大限为11月10日,不合规就立马摘牌。中科招商的整改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当初百亿定增的辉煌转而成为今天的兑付难题。

事实上,中科招商早已开始做打算。11月以来,公司加速减持上市公司壳,其中先后减持大连圣亚、祥龙电业(600769.SH)、中设集团(603018.SH)和大晟文化,还签署协议将朗科科技(300042.SZ)一笔转让给上海宜黎。

关键词:中科招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