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年时间的打磨,蔚来汽车12月16日晚正式对外宣布首款自主开发的量产电动车ES8上市,并将在明年3月量产出货,第一批出货量预计达1万辆。蔚来汽车也有望成为将电动汽车带向大规模量产的“中国特斯拉”。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ES8的诞生地蔚来汽车慕尼黑全球设计中心。蔚来的第三款量产车已经在酝酿之中。
外国员工抽取北京机票
12月16日,蔚来汽车在五棵松体育场举行新车发布,在千人的会场上,有20位来自蔚来汽车德国慕尼黑办公室的外国员工,他们是通过公司内部“抽奖”的方式获得前往北京的机票的。虽然蔚来汽车全球员工的交流出差非常频繁,但是对大多数员工而言,能去趟中国还是很有吸引力。
12月13日,就在蔚来汽车大部分员工即将启程前往北京参加蔚来NIO Day的前一天,第一财经记者参观了蔚来汽车位于慕尼黑全球设计中心。设计中心坐落在位于慕尼黑中心城区英国花园附近的一座现代的6层玻璃楼房,简单敞亮,这里是蔚来汽车每一款新车的诞生地。
走进蔚来汽车慕尼黑设计中心,最具冲击力的是这里的员工几乎全部都是外国人。蔚来汽车德国总经理张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慕尼黑的近140名员工来自27个不同的国家,平均年龄仅35岁。其中最多的是德国人,占比约四分之一,中国员工数量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蔚来汽车的全球设计老大都在慕尼黑,由慕尼黑发散性地管理全球的设计团队。”张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蔚来汽车已经推出的三款车型,ES8、EP9和概念车EVE都是在慕尼黑设计完成的。汽车设计包括外观、内饰和人机交互,但不包括工程开发,具体的实施会在上海完成。”
在这次ES8的发布中,蔚来汽车CEO李斌重点介绍了蔚来汽车自主研发的人机交互系统NOMI。在慕尼黑办公室里,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了NOMI最初的原型,这是一个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能让车从一个机器,变成一个有生命、 有情感的伙伴。
蔚来汽车德国公司供应链管理总监慕俭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UI/UX(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部门的设计研发人员会从各种最新式的科技产品中吸取灵感,并且不断优化设计,给到最能让用户接受的设计方案。
一位UI研发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为了跟上国内的用户体验潮流,她会经常到中国出差,了解用户界面设计最前沿的动态。
在汽车外观设计部门,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几名德国设计师正在用专用的笔在电脑上手绘汽车的轮毂和外形。据介绍,这已经是蔚来汽车的第三款车型的设计图了。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呈现出来后,再去交给设计工程团队的研发人员建模,来评估可行性。
“从慕尼黑的角度来看,我们第二款车的设计已经基本告一段落,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三款车的设计阶段。”张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一辆车的设计周期大约是3年左右,传统车厂的设计周期大约是在4至5年。”据介绍,蔚来汽车的第二辆量产车取名为ES6,将于明年北京车展时展出。
产能更接地气
张晖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公司的目标是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将生产外包给江淮汽车,预计一期工厂产能能达到年产10万辆。“今后我们也可能寻求其它的生产模式,但目前来看,代工是我们唯一的生产模式。”张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产量,不过表示:“我们在还没有公布ES8价格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至少几千辆的订单,第一辆车会在明年一季度交付。”
在问到ES8的量产是否会出现向特斯拉Model 3的瓶颈时,张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我们全球的400多家供应商中,超过70%都是国际公司,主要在西欧,德国、瑞士和奥地利。”
当然全球公司的供应链,并不意味着全球发货。张晖说道:“我们最初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就考虑到那些公司在亚洲的布局情况,方圆不超过600公里,也就是离我们在合肥的工厂不超过600公里。”
张晖认为,很多公司的供应链出现问题,包括特斯拉的Model 3的产能跟不上,主要原因是它的很多供应商是在亚洲,因此零部件要运达特斯拉Fremont的工厂需要很长时间。而现在蔚来汽车早就已经把产能扩张对零部件的需求增长的因素考虑进去。“蔚来汽车无论从技术和零件的成熟度上都是领先的。”张晖说道。
他还表示,两个月前,一家做铸件的意大利三级供应商的供货出现问题,导致宝马的四家工厂停工,这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但是为什么要做全球供应链?因为各家企业都要整合资源、优化成本。”张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从供应链的角度,值得指出的是,蔚来汽车与电动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作紧密,宁德时代也已经在慕尼黑设立办公室。张晖说道:“长期来看,电池是整个电动车行业都稀缺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奔驰、大陆集团都希望建立电池工厂。”
不仅如此,蔚来汽车的慕尼黑公司还设立团队在欧洲跟踪最前沿公司和技术的信息,尤其是在汽车工程方面关注轻量化和电力总成技术。张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聚集了全球顶尖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专门与上海以及牛津的工程团队一起,从前沿技术和现实两方面着手研发整车的优化。德国在电力总成方面的技术和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中德企业同台竞技
蔚来汽车位于慕尼黑的公司是在2015年6月注册成功,从最早的15人起,目前员工数量已经增长近10倍。张晖介绍道,截至今年10月,蔚来汽车在德国累计投资已经超过8000万欧元,成为在德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国初创公司。预计到2020年,公司员工人数还将再翻番。
针对蔚来汽车最早于明年上市的计划,张晖表示:“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肯定是要上市的,但是目前上市的细节还未敲定。”据他介绍,在欧美国际市场开发一款全新车型需要的资金是至少上亿欧元。“我们预计会在未来2至3年在欧洲开始销售汽车,但暂且没有生产计划。”张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伴随“中国制造”的发力,“德国制造”也在面临空前强大的竞争。根据德国质量协会近日公布的一项市场调查,8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6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领域领先德国。
除了德国全球设计中心之外,蔚来汽车还在美国硅谷设有美国运营中心和自动驾驶、软件研发中心。针对日前有报道称蔚来汽车正在寻求出售部分美国运营中心的业务,售价在3亿至4亿美元的消息,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向第一财经记者予以否认。
郑显聪还表示:“速度是最大的力量。在中国,企业决策和执行速度快,中国科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科技发展速度快、应用场景多,这都有助于中国车企抢占市场先机。”
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对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接受程度要高于欧美。郑显聪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之所以巨大,主要受益于政府对相关行业发展支持力度以及中国私人部门对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
BAT在新造汽车领域都已完成布局。近日,阿里完成了对小鹏汽车的投资,持股比例超过10%。小鹏汽车将于 2017 年年底小批量试产。此外, 公司也已经在广东肇庆投资 100 亿元建设自身的生产基地,一期产能 10 万辆,将于 2019 年竣工投产。百度也已经参与了威马汽车最新一轮的融资,腾讯正在争取共同领投。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威马汽车首台量产车将于 2018 年下线。两周前,贾跃亭投资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也被曝出获得10亿美元融资,尽管FF对此未予确认,但是公司称,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欧盟层面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上升。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已经决定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德国官员也倡议欧洲建立自己的电池厂。大众稍早时也宣布,2025年前要在电动汽车领域投资100亿欧元,计划未来2年至3年推出15款电动车型。中国是大众集团主要的目标市场,大众计划到2020年每年在中国销售40万辆新能源车,到2025年,销售将提升到每年150万辆的目标。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