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张思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再造几个香港(5)

2017-06-22 10:06:2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再次,如何处理好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在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往往更多的讲城市之间的合作和统筹安排。但实际上,在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是竞争和独立,城市之间的竞争和独立既是珠三角成功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珠三角存在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大湾区规划和发展,单独靠行政手段和行政规划来给各个城市做分工,比如让香港主要搞金融、深圳主要搞高科技、广州主要搞商贸等,恐怕这个规划一定不会有人理睬。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湾区中的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有合作,更需要有竞争。

如果没有竞争,没有活力,就根本不会有珠三角的过去和现在,也不会有大湾区的未来。比如,没有与香港、广州机场的竞争,深圳机场可能早就被边缘化了,也正因为有深圳机场的竞争,才使香港、广州有了更大的压力,才促进香港机场、白云机场更好的发展;没有港口间的竞争,广州、深圳就不会跻身世界级的集装箱大港。没有企业间的竞争就没有产业的发展,没有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没有城市群体的崛起。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主要还是靠竞争,形成各个城市、各个企业万马奔腾、千帆齐发的竞争上进的态势,促进大湾区的大发展、大变革,同时在竞争的基础上,做一些适当的协调、适当的引导分工,使各城市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促进大湾区的共同繁荣。

最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过去政府在制定各种规划的时候,在形式上,往往是政府为主、企业很少参与,最多召开一些座谈会,象征性地听听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在内容上,往往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多,从企业、市场的角度考虑少。实际上,在珠三角,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企业是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脱离了企业和市场,使得过去很多规划脱离实际,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在这次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中,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政府管得过多,将来一定会成问题。政府主要应该造环境、指方向、给政策,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主要交给市场和企业,再也不要用计划行政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