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兜底式”增持迷雾:员工持股计划暗含变相减持(6)

2017-06-11 06:34:41    证券市场红周刊  参与评论()人

或许是为了巩固控股地位,恒顺投资于5月24日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了仰帆控股1955916股股份,占仰帆控股已发行总股份的1%。截至2017年5月24日收盘后,恒顺投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6254398股,占其已发行总股份的18.535%;恒顺投资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60635885股,占其已发行总股份的31%。

股东增持或举牌,说明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常常引起市场关注。由于股东增持进而引发股权争夺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本”奔着战略投资而来,即举牌后向公司提名董事,加入董事会;二是为了争夺控股权,进而对其并购重组。近期A股走势低迷,部分个股股价较低、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一些公司股东为了争夺控股权等原因大举增持,对相关公司股价确实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股权争夺则会导致控制权不稳定,容易影响公司经营。只有等股权争夺尘埃落定之后,公司的前景才会更明朗。

疑义四:另类增持员工持股计划暗含变相减持

增持变减持,这种帽子戏法也是A股怪现象之一。合规合法即可,不过,有些采用员工持股计划的方式涉嫌帮助大股东减持,游走于监管的边缘。

公司施行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价来说是个积极信号,尤其是在股价处于低位时,大股东将所持股份合规“减持”至员工持股计划,既可以为受激励员工带来投资收益,还可以减少市场波动。

不过,有的员工持股计划似乎已沦为大股东的变相减持手段。

英飞拓于2016年9月29日公告的“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持股计划将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大宗交易以及竞价交易等方式)等方式取得并持有英飞拓股票,资金规模不超过2亿元——资金来源为员工薪酬、自筹资金、大股东借款和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涉及股票数量约2528万股(以9月29日的收盘价7.91元/股为假设前提)。之后,英飞拓实际控制人刘肇怀分别于3月6日和3月13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196.42万股至特为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专门设立的证券账户“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员工持股计划)”,成交均价为6.2185元/股,成交金额为19876.81万元,剩余资金留作备付资金。

如果仅从交易金额和方式来说,英飞拓实控人的减持和员工持股计划符合之前的草案。不过,就二级市场股价走势来说,从今年3月6日到6月7日,英飞拓股价跌去15.67%,盘中最高价7.28元,最低价5.45元。如果统计3月13日到6月7日,英飞拓股价跌去15.92%。截至6月7日收盘,英飞拓报5.81元/股,相比大股东减持股份均价,员工持股计划浮亏7.57%,约1504.67万元。这种由于股价下跌导致的员工持股“贬值”,英飞拓的员工持股计划并没有相应的保障条款。